澳诺基金合伙人杜雨专访之一
——澳诺基金合伙人杜雨深度解析金融大风控和小风控的机制根源
【开篇】中国经济转型正在体质改革的深入期,美国为了遏制中国,在舆论、外交、军事、金融方面都正在围堵中国,昨天刚刚完成的英国脱欧公投,又在各种不确定的投资稳定性增加了一个重重的砝码。在不确定的周期中,金融投资最重要的功课,风控和收益怎么平衡?我们为此对各行业有丰富经验的资深圈内人,以飨读者。本期是对澳诺基高级合伙人杜雨的系列专访之一,在本期内容中,我们关注大风控和小风控对金融机构的未来安全和收益影响。
问:
澳诺基金以新成立基金的身份做的却是信托级别的项目,并且和银行、信托、券商等大金融机构作为合作的交易对手,
而且也听到不少我们熟悉的合作机构在说你们选中的项目总是会比他们提前3-6个月,是否和我们谈谈澳诺是怎么做到的呢?
答:
虽然澳诺是新公司,不过团队成员和在我们目前主营的政府项目和地产项目上,我们都不是小鲜肉,是老腊肉了。
我们团队成员以前都是大型金融机构出身的,像平安银行、国泰君安、北京能源投资、英美烟草等等,还有政府机构下海的合伙人,风控的意识和积累本身和金融机构就是一脉相承的,所以对我们来讲,合作是很自然的事情。
至于时间提前量,也是和澳诺基金的经营原则和股东背景有关,私募的最大价值肯定不是跟在大机构后面拾剩下的残羹剩饭给自己的投资人吃,而是要为合格投资人提供安全基础上性价比更高的金融产品。好在我们股东有战略咨询和国际研究机构背景的股东,公司在自己所专注的项目、尤其是地产项目上有经验深厚的研究团队跟踪各区域的地产发展情况。
刚才你说的提前可能是几个信托和基子告诉你的无锡两个住宅项目的情况吧,无锡的楼市确实脱胎换骨,我们是在去年12月开始关注,今年3月介入的,在7个月里目前无锡的存量房去化周期从34各月直降到12个月,也非常稳健。现在看来跟踪研究的确支持到我们提前发掘到了机会,也会一直保持对关联指标和因素的持续跟踪。
我们合伙人在战略咨询的职业经历,对我们保持对机会和风险的认知论和方法论上确实给了我们一些内在优势。
问:刚才你谈到风控与金融机构的一脉相承,那么您可否具体聊聊,作为私募基金,澳诺基金和银信券这些金融机构在风控上有哪些相同点和差异呢?
答:在小风控上都是一致的。针对具体项目的审核机制,我们和银信券一样,都是采取项目、风控、投委会三审核制度。针对已经确认的项目标的,在合规、财务、法务、信用、团队等等方面进行综合性的专业尽调流程也都是一致的,差异主要在大风控上。
问:第一次听到大风控和小风控的提法,能否详细谈谈呢?
小风控主要是指具体项目的风控标准,大风控主要是指决策层面。比如项目类型、区域、准入对象、业绩规模、尽调机制、决策落实的内生机制等等。
问:可否举个例子呢?
比如在区域准入上,目前我们只做江浙沪、成都和深圳的项目,这几个区域是经济和人口基础好,同时增量资金和增量人口都会保持内生性的匀速增长的区域,更重要的是信用意识强,这些区域的是安全保障的重要基础。但大型金融机构是全国区域都做的,江浙沪区域项目占比9成以上和占比5成以内,你觉得哪种安全系数更高,这不言而喻。
但大型金融机构出于业绩和市场占有率的需求,只能全国范围都做,机构自己会通过利润来平滑风险。但对于销售每个项目的代销财富机构或投资人而言,风险就必须单独估量了。
但是对于大型机构来说,小风控强但大风控弱会被弱化掉,其中的原因是机制性的,金融机构自己在执行过程中是难以规避的。
一方面,金融机构的决策人是职业经理人,需要把增长放在经营目标很重要的位置,否则决策层就会有职务风险,而中台的风控部门,因为绩效等机制原因,重点关注的则是职业风险,业务部门承担了所有风险同时背负直接业绩压力,和决策层和中台的考量因人而异。因为这些差异,在实际项目操作的长流程链中,大型金融机构的决策层、中台风控、前台业务部门,在同一个金融机构看似统一的政策和标准下,实际上存在着各种妥协和博弈,妥协和博弈的结果是大家都知道金融机构审核越来越严,但坏账越来越多。这并非金融机构的人们不尽责,的确是金融机构自己无法在执行过程中解决的问题。
其二,出于同样的业绩增长和市场占有率的原因,在整体经济上升周期,具体执行项目产生的财务风险,机构都有办法以时间换空间,规避掉。但在目前经济不确定的阶段,市场存量安全资产正在大幅下滑,而大型金融机构仍然要继续增长,这个机制矛盾就在为以后埋雷,成为以后兑付期的风险。
问题是,作为三方代销机构或投资人,大型金融机构运用自己形成的惯性话语权,采取的是看似透明实则封闭的信息披露方式,对投资人的披露透明度非常低,投资人自己其实难以判断自己买的项目是不是雷,很多时候你只能以“是大机构,总不会出问题吧”这种安慰性心态来进行投资,这种自我麻痹也是很多迷信的投资人或三方机构最大的未来风险。
其三,大部分银信券的大股东仍然是国家,无非是中央的国资还是地方的国资而已,作为大股东的金融工具,他们要承担的目标很复杂,经济转型问题、民生问题、基于汇率的金融安全问题、重点企业的问题、区域平衡发展….,要平衡这些复杂的目标,势必有所成就同时有所牺牲,在发生权益冲突的时候,三方代销机构或投资人的利益、与上述这些大股东的需求相比,会成就谁又会牺牲谁?这是不言而喻的。
但对于私募机构则不同,投资人的权益事关本身生存发展,就是基金管理人的权益,永远排在第一位。
问:这么说,大型金融机构或者国资的金融机构其实是不可信的?
答:对金融机构的判断都应该是基于项目和风控本身,如果只迷信背景和规模本身,而不看项目本身,既会错失机会,也是最大的认知风险,这是不可取的。
问:代销机构和投资人迷信大型金融机构的原因,就是假如借款人出现问题,金融机构是不是可以代借款人兑付给我?
答:这是不受法律保护的。以前的政府管理思路是什么都要老百姓的,也什么都包老百姓的,也养成了投资人认为政府是老子,自己是儿子,只要闹得够,老子总要管儿子的非市场观念。现在政府一直在培养投资人自负盈亏的责任和权益观念,就是要打破以前那种非市场的观念,山西也好、云南也好,这些违约数以几十亿计,由大型金融机构发行的债务,既有金融机构没有完全尽责的原因,更重要的原因,是政府要教育老百姓投资的成熟责任理念,所以老百姓自己不负责,总要依赖政府和金融机构负责的观念再不变,就是未来最大的风险了。
从投资发展的历史、和全世界范围内的整体规律来看,在投资人安全或投资人收益方面做得最好的机构,比如巴菲特的伯克希尔·哈撒韦,索罗斯的量子基金、黑石投….为什么都是私募基金?这和私募基金的投资人利益第一位的理念有直接关联,正因为这个唯一原则,私募基金才在专业、效率、机会把握和风险控制上更专注。
现在金融机构和三方机构大量在相投资人推股权类的基金近产品,其实债权转股权只是国家要让投资人做好对自己负责的一部分,另外很重要的一部分,是要推出一批专业的私募基金,与国资背景的金融机构共同承担风险和分享收益,让中国的债务结构更安全合理。
问:好的私募确实能给投资人带来更多的安全收益,这是不言而喻的。另一方面。现在不规范的私募基金也不少,跑路的也大有人在,怎么甄别坏私募和好私募呢?
答:不管对于三方销售机构还是对于投资人,这都是重要的问题。
以我们这几年看到的最多的经验,对于投资人和三方机构而言,高利诱惑,不是依法合规的形式吸收资金;借虚拟项目进行的欺诈集资,没有对流动性管理能力还敢设资金池,是最频发的几点原因。
现在骗子公司用明面的高利诱惑也很少了,他们都是采取暗中的高利,比如有些权益类基金有30-40%的高佣金,比如豪华的办公场地、或者铺天盖地的户外广告、慷慨的礼品等等,按规定这些经营成本或费用必须通过利润或股东资本金来承担,豪华或者慷慨到不可思议的时候,实际上是在用投资人的本金了。正规运作的金融机构,很少这些花哨的营销方式,如果遇到这种土豪式机构,不仅不代表安全,恰好是诱饵的机会多,通常警惕些好。另外农业、矿产、影视类、收藏品等,或者因为盈利不确定性比较高、或者因为缺乏市场公允的评估值,如果不是用零钱去投资,亏光也不影响生活的话,我个人不建议普通人参与。
此外依法合规主要考量的是基金的监管、交易结构和资金监管。至于借虚拟的项目欺诈,就是直接送经侦的范畴了。
问:有些私募虽然不属于欺诈或者非法集资这类“坏“”基金,但是不是也需要考虑风险概率的问题?这方面有什么建议吗?
答:一点没错。抛开欺诈这类法律层面的问题,考量基金风险的本质首先还是先评估自己的风险偏好。和基金管理人的风险偏好要适配,这样才会少发生意外。
金融的范畴涉及很多不同行业的产品,很宽的,我也只能就我熟悉的给些建议。
所谓自我风险评估,通俗地讲就是四类:评估自己是要钱不要命的,先要钱后要命的、既要命又要钱的,还是只要命的,主要就这四类。
要钱不要命的风险偏好对应的是衍生品为代表的高风险刺激类金融产品,先要钱后要命的对应的是二级市场、收藏品、影视基金之类的权益类产品、既要命又要钱的基本对应固定收益较高、标的明确的债权类产品,例如我们的地产基金和政府项目基金、海外地产基金,还有最后一类是银行理财、国债和正规的保险,这部分主要是保命为主的金融产品。
我个人建议30-50之间的主力高资产人群,除了房产以外在金融产品配置比例,保命的5%,高风险刺激的0-5%,权益类的20%,债权产品的配置应该在60-70%。
不只是投资人,三方机构也应该在新的经济时期开始做销售产品线的配置。目前转换期的政策总会稳定,有了这个筹划,在政策稳定以后才第一时间有更好的发展机会。
问:今天的最后还有个问题很好奇,您说的江浙沪、深圳这些区域,大型金融机构也会把这些区域作为重点啊,你们怎么和他们竞争呢?
答:呵呵金融的核心盈利能力其实不是竞争,是合作。比如说,在现在国家希望民间资金更多地参与到政府项目的背景下,我们和大机构一起,以参与者的角色一起合作,通过各自的优势相互协调,达成各自的目标。
【小结】打破刚兑是最近经常见诸政策和报端的提法,注重风控监管到金融机构更是都一直强调。从小风控到大风控,从项目到机制,今天出自圈内资深人士的深层剖析,相信更好地帮助三方销售机构和投资人在目前这个不确定的周期,对选择机构和服务商更加看的清、选的对、把得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