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毕盟留学:从交大到MIT交通工程

  • 发表时间:2016-06-01 10:15 | 优美女人网 | 点击数:
  •   自一月中旬拿到第一份录取至四月末尾,申请季即将尘埃落定,我却迟迟未曾下笔完成这篇申请日志。至于原因,一则是我没有刻骨铭心的回忆,没有大起大落的波折,所以恐怕不能描绘出大家期待的一部“申请血泪史”;二则是我没有精妙奇绝的招数,没有奇门遁甲的门路,也难以写出具有助攻神效的一篇“申请宝鉴”。而今天终于落笔记叙我的“无聊”故事,是因为有一颗感恩之心,希望借此向一切给予我支持的人们表达深深的谢意,也是因为个人心得略有一二,希望为学弟学妹们提供些许的帮助。

      一、 个人背景

      以上文字水平属于开挂,现在恢复理工科模式,语言能力掉线。首先介绍个人基本情况,以作为参考。

      1. 申请方向:

      我的申请方向较为小众化,主申交通工程(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辅申工业工程与运筹学(Industrial Engineering and Operations Research)。我主要申请博士项目,也申请了一些硕士项目,作为保底。那么问题来了,“交通工程”是干什么的呢?类比交警叔叔在交叉口指挥交通,交通工程师则利用数学模型和工程工具“指挥”交通,以达到提高交通机动性、可达性、安全性、可靠性等目标。在美国高校中,交通工程专业常常是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Civil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下的一个分支,据我所知,全美具有此研究方向的高校可能仅有三、四十所。我之所以选择这个方向继续深造,是因为在本科学习阶段对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同时也坚信交通工程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2. 申请结果:

      Offers: 我获得了以下项目的录取,均为交通工程方向,并得到了全额奖助学金的资助。

      a. UC Berkeley Master of Science (备注:伯克利的交通项目是公认的全美最强,考虑到个人的背景可能不够拿到博士录取,所以退而求次申请了硕士项目。这个一年的硕士项目完结之后,如果成绩符合要求且通过校内的博士资格考试,则可以继续攻读博士。而如果选择了Master of Engineering的项目,则不能在之后攻读博士。)

      b. MIT Master of Science in Transportation (备注:MIT明确规定本科生不能直接申请博士,只有具有Master of Science学位的学生才能够申请博士项目,所以我申请了这个硕士项目。)

      c.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PhD

      d. UC Davis PhD

      e. UT Austin PhD

      Admissions: 我获得了以下项目的录取,除密西根大学为工业工程与运筹学以外,其他均为交通工程项目,未获得奖助学金。

      a. Cornell University Master of Science (备注:康奈尔大学的交通项目教授较少,且没有和我研究兴趣相似的教授,所以选择申请硕士。)

      b. University of Michigan Master of Science(备注:密西根的工业工程与运筹学专业是很好的,交通方向的教授却相对较少。考虑到个人在交通网络分析方面的兴趣,所以申请了这个项目。)

      c. University of Maryland PhD (备注:马里兰大学的交通项目很庞大,方向众多,实力很强。有意向接受其它项目录取,未争取奖助学金名额。)

      d. UC Irvine PhD (备注:我在二月份受邀参加了欧文分校的Visitation Event,个人认为该校的科研氛围非常浓厚,人际关系特别和谐,加之学校所在地橘子郡的气候温和,是一个适合生活和学习的地方。)

      Rejections: 我被以下项目拒绝,未获得录取。拒绝的主要原因是套磁不力或沟通不畅。

      a.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hD

      b. 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hD

      最终权衡各方面因素,我选择接受了MIT的录取,并参加了MIT的Open House活动。讲一个逗比的事实,我还申请了Purdue的项目,然而至今没有得到任何回复……不得不怀疑自己是否完整地提交了一切资料。可见遗漏材料的情况也时有发生的,尤其容易发生在我这种粗心大意又极爱拖延的人身上,提醒大家认真检查申请状态,避免此类状况发生。

      3. 个人背景:

      出身:上海交通大学

      专业:主修交通工程,辅修国际经济与贸易

      GRE: 159 (Verbal)+170(Quantitative)+3.5(Analytical Writing)=329+3.5

      TOEFL: 30(Listening)+29(Reading)+24(Speaking)+27(Writing)=110

      GPA: 91/100; 3.86/4.0; 三年国家奖学金

      科研:校内两段科研经历,大三暑假在Singapore-MIT Alliance for Research and Technology (SMART)实验室科研实习八周,科研课题均与交通相关,论文无一作,站过国际会议展板一次

      活动:学生事务中心新闻负责人、学院院刊负责人、组织暑期支教、UCLA暑期交流六周

      二、 申请准备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提升个人实力才是获得名校接纳的正道。正是因为申请之前做了大量的准备,所以当候选人幕布揭开的那一刹,当录取通知纷至沓来之时,我没有太多的兴奋惊讶。诚然,随着“兴奋惊讶”而来的幸福感和满足感也会折损不少,我想这是喜欢规划人生的人需要付出的一点代价吧。

      1. 推荐信

      我报的机构世毕盟教授了我们一套系统的申请理论,其中的“论十大关系”令我记忆犹新。我深深相信这一句:推荐信是最重要的。如果能拿到一封牛推,且自身不存在短板,那么基本上就能保障心仪的录取。“推荐信是用行动写成的。”因此在得到SMART海外暑期科研的机会之后,我坚持每周向科研导师发邮件汇报自己的进展,总共发送大约30封邮件。纵使美国的大老板从未回复过我本人(我理解他很忙),纵使未能如期如愿为我提交全部推荐信,纵使可能被说成无谓地刷存在感,然而这种习惯也能够督促自己每天进步,确实益处不少。没有持之以恒的行动,恐怕就很难打动“大牛”,也无法让他们真正了解我,更难使他们写出内容详实的推荐信。

      2. GPA

      GPA无疑是录取的重要参考指标。优秀的成绩往往与出色的学习能力挂钩,所以即使是转专业申请,对方学校也会很重视学生本专业的课程成绩,并且依据此预测该学生在新的项目中的表现。我认为GPA的重要性仅仅次于推荐信,因此准备申请期间需要特别留心,尤其保证自己的核心成绩。对于理工科学生来讲,数学和编程类课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3. GRE与TOEFL

      GRE和TOEFL是道坎儿,过了所谓公认的“及格线”即可,我认为不必要一遍遍地刻意刷分。尤其对于理工科学生,穿越火线之后,一般来讲排名前50的学校项目就无法将我们以GT为借口拒之门外。线是多少呢?对于理工科,GRE总分320,作文单项3.5,TOEFL总分100。当然,有部分项目要求单项分数达到某个更高标准,所以还是建议自己去项目网站上查实GT要求。我认为比较合理的考试顺序是“TGGT”,GRE的难度更大,对于单词量和思维能力的要求更高,刷过两次G之后再考T会有更好的效果。

      4. 科研与实习

      如果申请科研导向型的项目就需要多在科研上历练,如果倾向于就业导向型的项目则要有一定实习经历。能够主导国家级的重点项目或者进入一个世界著名的企业固然加分,然而更关键的是我们在其中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实实在在地做了什么,然后收获了什么。在参加MIT的Open House活动期间,我与一个MIT土木系的本科生聊天,她说在本科期间尝试了多份实习,最终发现自己真正感兴趣的是交通工程方向,而非土木建筑之类,所以现在要继续读交通方向的研究生。听到她云淡风轻的介绍,我不由得心生敬佩。我敬佩她对于人生的主动态度,敬佩她没有随波逐流,听任机缘巧遇,而是不惧于辛苦烦劳,有心地去探问自己的内心,追求自己的幸福。我私下里想,相较于大名头的科研和实习,像她这样的经历才是真正无愧于内心的吧。时光倒流,我倒希望自己也能鼓起勇气尝试不同的职业,然后再做出更让自己无悔的决断。

      5. 咨询机构

      申请中找到一个靠谱的咨询机构,就如靖王在夺嫡之路上得到了梅长苏。相反地,如果机构不给力,甚至还打着自己的小算盘,那么也可能导致我们收场难堪。我很庆幸选择了世毕盟,得世毕盟一言,如得千军万马。世毕盟给予我的不仅仅是战略层面上的理论指导,还有战术上的专业规划,更有实战操做中量体裁衣的时时帮助。世毕盟带着我一个门外人跨入申请世界的大门,一步一步始终相随,最终送我走入美国名校的崭新世界。真的很感谢他们一直以来的支持。

      三、 申请材料

      1. CV或Resume

      本质上CV与Resume是不同的,而在申请项目中一般不强调两者格式内容的差别,都是指一份1~2页的个人简历。其中包括模块有:教育背景、科研经历、实习经历、学生活动、发表论文、所获荣誉奖项,可按照项目的性质进行整合调整——科研导向型的强调科研经历和发表论文,淡化学生活动和与学术无关的荣誉,就业导向型的突出实习经历和比较出彩的学生活动。简历也应包含姓名、联系方式、地址等个人信息,还可以加入GPA、排名、所修课程等等。我认为简历的难能可贵之处在于一个“简”字,一方面我们无需面面俱到地展示自己的全部,一份简历若过于冗长则与个人陈述无异,失去了其存在的意义;另一方面,就我个人而言,我并没有那么多的亮点值得展示,即使是自己看来多么了不得的某些成绩,平心而论,在阅人无数的申请委员会眼中又能有几分重量呢?所以,我认为简历一页足够,写在上面的是浓缩的精华,也得是真实的自我。据我了解,从业十年以及以上的专业人士的简历篇幅一般会在两页。当然,万事都有特例,特别优秀的人才大可不必在意一页或两页的束缚。

      2. Statement of Purpose

      这个就是被简称为PS的文章,它是排在推荐信、GPA、科研实习等硬实力之后最能为申请者加分的材料,超凡脱俗的PS甚至可以帮助硬实力不足的申请者扳回一局。PS中常常要回答两个问题:我为什么要选择你们和你们为什么要选择我。委员会希望看到一个自成体系的学生,如何一步步地探索并挖掘出自己的兴趣特长,为什么要继续在所选择的方向上深造,为什么偏要选择这所大学的这个项目。互相选择,互相适应,是人之常情。相应地,我们就要写明热爱此学科的缘由,在过去的日子里,即便走过歧途,遇过艰难险阻,也矢志不渝地完成科研、实习、学生工作,向着同一个方向进发,而此时为了在将来更好地实现某一个目标,我们必须要经过这个项目的培养,因为它是如此的不同,如此地与我们的规划相契合。不难看出,整个PS需要一条贯穿全文的逻辑主线——那就是我们在此方向上的探索。如果没有这样一条线,仅仅是堆砌个人经历,最后草草点出个人申请意向,未免有突兀之感,说服力大打折扣。

      多说一句,好的故事、好的逻辑、好的动机都不能保证一篇好的PS,文辞得当同样重要,因为这体现了申请者的语言能力和文化涵养,或者说是更深层次的“内功”。“得当”的标准有高有低,却绝非改到Word不报错就可以了,比如说我这篇日志的可读性就远远不如文笔好的同学所出。因此,PS最好交由以英语为母语的、受过良好教育的朋友细细修改。

      3. Personal Statement或Personal History Statement或Diversity Statement

      这篇文章有多种不同的名字和具体要求,却有着相同的目的。申请委员会希望通过这篇文章认识一个活生生的学生,了解是什么样的外界力量鼓励着我们在这条道路上探索,并逐渐把我们塑造成为今天这样的人,这些特殊的力量可以来源于社会、文化、种族、家庭等等方面。个人历史陈述的重要性远不及PS,乃至于很多学校根本不要求提供,很多教授不会亲眼过目细查,其作用可能仅仅限于展现个人的独特魅力,添加大学的多元化风采。通常写作中有两种思路:一种是突出个人所在的群体受教育程度低下,为了改善不利的现状,渴望通过知识改变命运;而另一种正好相反,表现个人出生在一个教育环境特别良好的书香门第,为了继承祖辈衣钵,必须继续深造学习。无论如何切入,写作都要围绕着自我成长的历程。

      4. Recommendation Letter

      大多数项目要求提交三封推荐信。如果是申请科研导向型的项目,建议选择三位教授,他们可以是科研项目导师、授课教师、有过学术交流的班主任等等。如果是申请就业导向型的项目,建议邀请一位行业内专家,最好是实习工作期间的直系上司。校友推荐很具有可信性。考虑到推荐人比较繁忙,我们申请的项目又不在少数,所以最好提早将推荐信链接一次性发给推荐人,同时自己还得留意更新信息,以防耽误了最后期限。前文提到了推荐信的重要性,在申请季开始之前即可选定推荐人,早做准备,多做努力。

      5. 其他材料

      申请之中非常琐碎的事务不少,除了以上主要材料以外,一般还需要开具的证明或上传的材料有:GRE成绩单、TOEFL成绩单、在读证明、中英文成绩单、发表论文摘要或全文、写作样本等等。部分项目需要事先提供财产证明,还有部分项目要求上传电子版获奖证书。大多数学校会明示要求“全部成绩单”,即包含暑期交流项目中所修课程的成绩单,可以提前开具备用。大多数项目会给出一个checklist来让申请者一目了然地知道所需材料。

      最后:感谢的话

      申请之路上,我特别感谢我的父母家人给予我的关注与理解,在我一度犹疑于硕士和博士项目之间时,帮助我排除后顾之忧,允许我顺从心之所欲。我要特别感谢我的老师和同学们,你们是我坚强的后盾,你们让我看到真正的自己,让我能够以平常心面对这一新的挑战。我还要特别感谢我的世毕盟留学,感谢孙老师拉我进入组织,感谢小楠姐一手把我带大,24小时无节假日地听我牢骚,为我解答疑惑,催我注意截止日期,感谢超哥、帆哥不辞学业繁重为我提出专业建议,甚至请我吃饭,还有感谢龚老师辛苦帮我联络MIT优质男青年,以及亲自披挂上阵教授的申请指导课,我从中受益良多。要感谢的人还有上海驻地的何老师和团队的美女帅哥老师们,即使你们不是我的直系导师,也是有问必答,让我觉得很温暖。有你们在身边,我感到很安心,我感到申请这件事一定会有好的结果。我真的很庆幸能够加入世毕盟,这个充满关怀与活力,又具备专业知识的大家庭。正如世毕盟所说,申请的精髓不在于自我包装,而在于利用申请将我们锻炼成名校所青睐的人才,从而发现更好的自己。我知道前路的挑战更为艰巨,愿我能够带着你们所有人的关爱,成长为一个自己所期待的人,成长为一个有能量播撒爱心的人。

分享到:
  • 上一篇:钢丝善行团志愿者用爱为留守儿童插上美丽的翅膀 下一篇:马云打错字没那么简单,盯盯惹着钉钉了?
  • 相关 电视剧情 资讯
    精彩图库
    • 爱美
    • 健康
    • 情感
    • 美体
    文章页 右侧底部 300x250 广告
    Copyrights © 2011-2012 豫ICP备10201199号
    本站除标明"本站原创"外所有照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本站,我们将立即予以删除!
    流量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