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GPA: 3.5+ (WES)
T: 101
G: 152+170+3.5
实习助研:500强+咨询+行业协会,一段公共经济类助研,还有一些社会实践
最终去向:JHU SAIS M.A.
关于GT:
还是要早考,不要拖延症。坚持不了长线作战的同学最好有一段时间能集中攻破GT,毕竟长时间准备对于个人情绪还是有一定影响的。我身边的一些同学和我自己在考前都出现了一些类似觉得自己这次考不好很崩溃想放弃的心理,我个人的经验还是不要弃疗,告诉自己这种情绪会出现很正常,不要太把这种心理当回事,但也要注意自我疏导,跟身边人聊聊天,尤其是有过来经验的身边人,有很好的舒缓效果。
关于实习&助研:
真正的申请季到来之前还是要适当积累这方面的经验,申请的时候指不定哪段经历就派上用场了,像我的PS中就有很多之前的一些小的经历作为引子。
需要一个特定类的实习&助研来提升背景的时候,多发动各种你能想到的资源。世毕盟就有不少内推的机会,另外除了自己&家里,老师&同学&校友都是可以询问的对象。通过这些人来找实习&科研的一个经验是,不能坐等,要主动询问,很多机会就这样被问出来了。对于老师、校友这类长辈或者前辈,不要怕被拒绝,毕竟拒绝是常有的事情,对自己也没有什么损失。
其实很多实习看起来跟你的申请方向并不是特别对口,但是细细挖掘还是能够挖掘出很多值得写的内容。比如我在咨询实习时,主要的实习内容还是市场分析之类的工作,但是我在PS里提到这段实习时,着重描写的是我跟senior讨论某一个跟项目有关的政策问题给我的启发。这一点也要谢谢在世毕盟的mentor帮我挖掘出了很多深层的内容。
关于PS:
PS实际上就是在向心仪的学校讲一个你自己的故事,所以有一个storyline很重要。PS忌零零碎碎没有主线,但同样也忌强行加因果关系。我有几版PS中总是想把我的经历串联成比较强的逻辑关系,结果就被我在世毕盟的mentor指出显得非常的牵强。建议大家写PS的时候可以用几句话向身边人讲述一下你的PS内容,看大多数听者是否觉得没有线索或者过于牵强。
其他:
申请出国的时候,大家向别人咨询时很喜欢罗列出自身背景,然后问别人我这样能申请到什么学校。出结果的时候,不少人也会犯嘀咕,为什么我们俩差不多,学校要了他没要我。诚然,定位对于申请来说,是非常基本且重要的事情,但是建议大家不要过多的去纠结于qualification的细碎差别。我申请本科交换的时候,曾经向一位学长请教,他的一席话让我受益匪浅。他说,学校第一看你的motivation,你为什么要学这个,为什么要来我们学校我们专业,这些理由是不是真的能够打动他们,让他们相信你是真心的想要在这个项目深造。第二看match,就是你和学校之间到底匹不匹配合不合适。在申请季里想必大家都听了见了甚至亲身经历了很多类似的故事,平时在学校里看着申请人A比申请人B背景强不少,但结果某名校却录取了B拒绝了A,我个人觉得是否申请者和学校是否match这一因素,应该在这里起了不小的作用。第三才是看你的qualification,你GT多少GPA多少科研实习怎么样。当然了像GT和GPA这些数字性的指标还是要过基本线,但是在基本线之上,不用过多的去纠结他们,更好地展现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同时,也要谢谢我在世毕盟的培训师和mentor在申请季给予我的帮助。培训师即使是处于休假中,也能及时回答我的各类细碎的问题。 Mentor让我的PS、CV和其他writing materials从不忍直视到有理有据。没有她们的帮助,我的申请季的路途也许会更加坎坷。
最后,人生路不是线性的,不是有了A就一定有B。不是去了哪一个项目,今后的发展就一定会如你所愿,也不是去不了哪个项目,人生的希望就会黯淡。不论最后申请的结果怎样,大家都要摆正心态去为下一段人生旅途而努力。尽人事,听天命,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