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背景:
北京语言大学本科
GMAT: 740 TOEFL: 103
两年工作经验
申请方向:MPA/MPP
录取结果:哥伦比亚大学 MPA; 芝加哥大学 MPP; 卡耐基梅隆大学 MSPPM; 南加州大学 MPA
一直想写下自己的一份申请总结,但是迟迟没有落笔。转眼间离开学的日子越来越近了,站在这个时点,会对即将要在大洋彼岸开始的新生活充满小小的期待,同时回过头看,从最初心中有了出国念书的小火苗,到如今收到了自己心仪的offer,面对中间经历的曲曲折折,不免有很多感慨。我想飞跃成功的申请者都有着相似的地方,也有着不同的个人故事和心路历程。我想把自己的一些经历和体会写下来,希望能给有需要的朋友们提供些许的信息和帮助,并且最重要的是想借此机会对曾经帮助过我的人表示深深的感谢。
关于申请整体的一些体会
对于出国留学来说,一个很大的体会是一定要想好为什么要选择出国留学?不同的申请者会有不同的想法。我想只有真的把这份最宝贵的初衷化为自己的信念,才能在申请的道路上坚持走下去,努力去靠近自己的梦想。因为出国申请的道路并不是很轻松,有很多事情需要自己花时间花精力去完成,同时也会面临各种各样的压力。有时度过这些难关的方法,往往只有靠自己,靠自己的信念,靠自己咬住的一口气。
另一个很大的体会是,出国留学需要尽早决定,做好规划,提前准备。尽早决定是否出国,并尽早的选择一个自己未来申请的方向是很重要的。因为后面很多的工作并非一朝一夕能完成,比如语言考试,实习等等,都需要一定的时间,有计划地去攻克去完成。并且如果能尽早定下未来的方向,后面的很多事情就可以有针对性的去做,避免了事倍功半的效果。
关于语言成绩,很深刻的体会还是提前准备!尽量在申请季开始前就能拿到比较理想的成绩,这样后面可以安心的去准备文书和网申等一系列事宜,不然如果准备文书期间还要同时刷分确实是一件比较糟心的事情,自己也是尝到了其中滋味。还有个建议是申请的同学可以一次多报一两场托福,避免需要刷分而没有考位的情况。至于分数考多高,确实可能分数考得越高越好,但是最起码要达到学校的最低要求。有些学校对托福的总分或者各项的分数会有最低要求,所以需要对自己申请学校的进行留意。如果达不到学校的最低要求,也许你再用心准备的申请材料,招生官也是不会看到的。
关于专业上的选择:自己也是从金融背景转到了MPA/MPP这个方向,没有太多的经验可以分享给大家。做这个决定也是结合自己未来职业的规划,顺应自己的内心。而且我想凡事也都是变化的,也许两年后的自己想法也会和现在有所不同。但我相信always follow your heart肯定不会有错。
关于选校:MPA/MPP方向的学校基本是接受GRE成绩的,但是也有部分学校是接受GMAT成绩的。我的选校工作基本上也比较简单,就是根据世毕盟mentor的定位,申请了接受GMAT成绩的,排名从前到后大概7-8所学校。我个人其实不是很喜欢保底的概念,我觉得既然已经付出了心血和努力,就值得为自己梦想的学校冲一冲!关键时刻应该相信自己一把。
我记得我的mentor和培训师也都和我讲过:先不用纠结申请哪所学校,把能申请的都先努力申到,然后再慢慢考虑去哪所的问题。我觉得这么想也是很有道理。当然我觉得选校工作可以简化,对于学校的research工作万万不可简化。 Research的工作可以帮助你了解每个学校的一些基本情况,比如课程设置,就业去向等等,其次我觉得在research的工作过程中,你可以多多少少感受到每所学校不同的风格。比如有些学校课程很量化,有些学校比较看重学生的leadership等等, 我觉得这项工作会在后面文书写作,与学校match过程中有很大的帮助。
申请阶段的一些体会
进入申请阶段的过程,无疑也是将自己的能力和经历落在笔头上,形成一套文书,展示给学校的招生官。几点体会是:don’t be modest, just be honest. 我始终相信最真实和真诚的文字也许是最能打动招生官的;其次是要在展现真实自己的基础上,尽量去和学校match,当然这并不是鼓励迎合招生官的喜好,但起码要避免你所展示的并不是学校想要看到的;最后一点很深的体会是,申请阶段一定要有耐心和细心。耐心的做好申请阶段的每件事,遇到问题,不用紧张,积极地和学校沟通,事情最终都会有解决的办法。对于自己做完的每件事,多一份检查,多一点细心,总不会有错。
几点关于文书的小tips:
CV: 之前经常听到说PS是文书中最重要的,但是一路申请下来,我反而会觉得CV才是重中之重。因为这个是招生官最能直观的看到你的经历的材料,你所具备的能力也能从你的经历中窥探一二。所以CV也是我文书写作过程中反复打磨的材料,我会反复去回忆自己的经历,抓取每一份经历中的价值所在。
PS/ESSAY: 不同的学校可能有不同的叫法。现在看来也许你写的内容是什么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要有逻辑。这也是我的mentor在指导我文书写作中,我受益最大的部分。
推荐信:我找的推荐人是自己工作时候带过我的一位经理,和两位大学老师。个人觉得推荐信是很好的可以通过具体的事例展现自己的材料。
结缘世毕盟(GGU)
申请路上能够遇到世毕盟是自己的幸运,也是缘分。
在决定出国之后,我想每个申请者,包括我自己,都会面临到的一个问题就是:申请到底是DIY还是找留学机构? 最开始的时候我是比较倾向于DIY的,毕竟我认为还是自己最了解自己,自己写出来的东西才会最贴近真实的自我,并且如果把出国留学一个很重要的节点交付于别的人手上,我总觉得这事儿不太放心。然而DIY同时要面临另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在面临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申请路上从宏观把握,到细枝末节,所有问题都要自己研究考证,自己解决。花精力花时间我并不怕,只怕自己一身蛮力用在了错误的方向。我想这个需要承担的风险也许更大。所以我认为最理想最适合自己的申请模式是:整个申请依然以自己为主导,但是会有老师能在宏观上进行把握,对申请环节上的任何问题给予解答。他们就像自己的智囊团,有了他们的帮助,再加上自己的努力, 结果也许会比想象中的更好。
所以我后来决定找一个可以充当“智囊团”这个角色的留学机构来帮助自己的申请。我在大学期间也亲自走了几家留学中介,但是感觉都不是自己理想中的。记得念大学时还是人人网盛行的时候,无意间在上面看到校友的一篇申请总结日志,读完校友真诚又中肯的总结后,我觉得世毕盟应该就是自己的选择。虽然毕业后先参加了工作,但是当我再次决定要出国念书的时候,第一时间想到了世毕盟。还记得第一次来世毕盟见到的是小宇姐。小宇姐耐心地解答了我很多想要了解的问题,简单的几次沟通后,我很快就成为了世毕盟的一员。
后来我遇到了我的mentor Gong老师和我的培训师 鹏雪。
申请过程中一个很大的感受是:有mentor在,自己就像吃了定心丸,心里特别踏实。不管遇到什么难题,可以向自己的mentor寻求建议;自己可以按照自己的节奏去申请,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写文书。但是你知道总会有mentor在,帮你宏观把握,指引航向。而且我的mentor Gong老师的指导风格也是简洁而有力量。记得自己在写一篇学校的essay,洋洋洒洒的写完觉得挺满意,mentor看完后告诉我的是这篇essay需要重写。随后帮我重新梳理了行文的逻辑,我在旁边飞快的做着笔记。按照mentor的建议修改完的essay,确实比自己最初写的不知好了多少个level。我觉得能在申请过程中遇到自己信任合拍的mentor很重要,也实属难得。
申请过程中接触最多的另一个人就是我的培训师鹏雪了。现在回忆起来,留下的都是温暖的点点滴滴:任何环节遇到的任何问题,鹏雪都会第一时间给予解答。自己有时候越到关键时刻越爱“较真“,很多小细节也会纠结很久,所以总会找鹏雪问一下才放心,鹏雪依然一如既往的耐心;提交网申前,鹏雪也会帮着我检查每一所学校我所填写的信息是否正确,有的时候已经到了凌晨她依旧在和我检查各种材料,在这里致以最深的感谢;漫长的申请过程总会伴着不时的焦虑和烦躁,有时鹏雪的一两句会让自己宽慰很多。 “只要自己努力了,相信结果不会差。”
很感谢我的mentor Gong老师和我的培训师鹏雪。也很感谢第一次来世毕盟见到签约老师杨宇姐。遇到他们是自己的幸运和福气。当mentor、培训师和自己拧成一股绳,我发现申请的道路原来可以变得如此温暖而有力。而且在世毕盟这段时间所收获的,我想已远远大于留学申请这件事本身。
写在最后的感谢
一直喜欢念念不忘,必有回响这八个字。当自己心心念的学校发来了offer,觉得自己何其幸运,很感恩。心中也有很多的感谢想说。最想感谢的是我的父母,感谢他们的培育,也感谢他们会在我做每一个选择的时候,永远相信我支持我。感谢我的家人和朋友,他们带给了我温暖,教会了我给予。也很感谢自己的第一份工作以及在工作中遇到的同事们,从这份工作经历中我学到了很多。申请路上,感谢在世毕盟认识的三位老师,感谢我的三位推荐人,感谢提供过我帮助的所有小伙伴。
其实也很感谢生活。感谢在生活里与很多人的奇妙相遇,或许是他们的一句话,或许是他们给你提供了一次宝贵的机会,或许就是简单的从他们身上看到了榜样的力量,我的人生都在潜移默化的被改变着。也许就是把生活所经历的一点一滴,连成线,最终就成为了自己。
对新的生活充满期待的同时,我也明白未来的道路也许并不容易。只希望自己能够不忘初心,带着对生活的感恩,踏实坚定的走下去。
最后,祝愿每一个人都能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