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不是新传染病,它是一种全球性传染病,1957年首次认识并命名,世界各国每年均有病例发生。我国1981年发现手足口病,每年都有人患病,3岁及3岁以下婴幼儿更容易得手足口病。每年5-7月为手足口病高发期,学校、托幼机构等集体单位出现聚集性疫情的风险较高。虽说手足口病严重时会危及生命,不过也不需要过度惊慌,手足口病及时就医是可以痊愈的,常洗手勤消毒同样可以起到预防效果。
★ 手足口病流行期留心宝宝体温和皮肤
手足口病高发期,可以用体温计观察宝宝体温,以便能及早发现早治疗。每天晨起检查孩子皮肤(主要是手心、脚心)和口腔有没有异常,也可以用倍尔康电子体温计测量下孩子体温的变化。如果孩子出现发热、皮疹等症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同时要密切观察。
手足口病一般症状,发病时,往往先出现发烧症状,手掌心、脚掌心出现斑丘疹和疱疹(疹子周围可发红),口腔黏膜出现疱疹或溃疡,疼痛明显。部分患者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疼等症状。少数患者病情较重,可并发脑炎、脑膜炎、心肌炎、肺炎等,只要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基本可以痊愈。
手足口病传播途径,主要通过密切接触病人的粪便、疱疹液和呼吸道分泌物(如打喷嚏喷的飞沫等)及被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餐具、奶瓶、床上用品等而感染。由于成人的免疫系统较完善,成人一旦感染一般不发病,也无任何症状。但感染后会传播病毒,因此成人也需要做好防护,避免传染给孩子。
预防手足口病的关键是注意家庭及周围环境卫生,讲究个人卫生。饭前便后、外出归来用肥皂或洗手液洗手,家长接触儿童前或更换尿布、处理粪便后都要洗手;不要让儿童喝生水、吃不洁食物;婴幼儿的奶瓶、奶嘴使用前后及时清洗干净;居室要经常通风,在手足口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食具、饮具煮沸消毒20分钟;毛巾、手绢煮沸20分钟消毒;衣被、小孩玩具、桌椅、书籍等可以在阳光下暴晒。
虽然手足口病目前不像乙肝、乙脑等有疫苗,但只要在日常生活多注意卫生,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是可防可治的。